月經病是一眾女士的長期煩惱,除了經血量異常、經血顏色異常、經期遲遲未到外,經前綜合症、經期間的不適,如經痛等問題,也困擾著不少女士。作為中醫師,不時有患者問及經前綜合症成因及治療方法,故此,以下將就經前綜合症等常見婦科病種,向各位女士逐一解答。
何謂經前綜合症?
經前綜合症是指女性在月經前一個星期左右開始出現的一系列不適症候群,包括腹痛、頭痛、水腫、情緒不暢或失眠等等,諸經前綜合症症狀通常在月經後自行消失,且在下次月經前再出現,為週期性出現的症狀。
經前綜合症有甚麽症狀?
經前綜合症可在生理、心理及日常行為等方面出現多種不同類型的症狀:
生理:可能出現下腹部墜脹、乳房脹痛、下肢浮腫、頭暈頭痛、腹瀉及疲勞乏力等症狀。
心理:或會出現情緒波動異常,如煩躁易怒和憂鬱、壓力大及緊張等。
行為表現:部分女性可能會有食慾旺盛、睡眠障礙、注意力難以集中等表現。
哪些類型的人會有經前綜合症?
以西方醫學角度而言,經前綜合症一般多見於25-45歲育齡女性,因經前綜合症的發生與荷爾蒙的調控有直接關係,故未停經的女性較大機會出現不同的經前綜合症表現;月經不調的女性,包括月經的期、質及量異常者,也會較常出現經前綜合症;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及情緒狀況不佳,也可能會影響導致經前綜合症的出現。
根據中醫理論及臨床病例研究發現,患經前綜合症的女性,多半是肝、腎、心、脾的功能失調引致。中醫認為月經乃由臟腑、經絡、氣血共同作用於胞宮的正常週期現象,當月經來潮前一個星期,陰血會由衝任二脈下達胞宮,而此刻體內其他部位的血量就會相對不足。當女士體虛血弱,處於陰陽偏盛或偏衰時,就會出現肝、腎、心、脾失衡,引起下腹墜脹、乳房脹痛、下肢浮腫、頭暈頭痛、腹瀉等不適症狀,情志調控也會受影響,心情、心理狀態會變得不穩定。
經前綜合症是由哪些因素導致?
經前綜合症可由各種因素所導致,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飲食作息及家族遺傳病史等。
生理因素:年齡位於25-45歲且月經平素不規則的女性,及曾有懷孕或流產史的女性多會出現經前綜合症的表現。
心理因素:生活及工作壓力可導致精神緊張,同樣會較容易出現經前綜合症。
飲食作息:飲食不均衡,如含有維他命B6和鎂的食物攝取不足(綠色蔬菜、穀物、堅果和種子),或有抽煙喝酒史,及長期缺乏運動的女性,亦較多出現經前綜合症。
家族遺傳病史:家族有同樣經前綜合症表現的女性患有此症的機會相對較高。
中醫如何有效預防及治療經前綜合症?
中醫將患有經前綜合症的女士,按體質大抵上分為:肝鬱氣滯型、肝腎陰虛型、氣滯血瘀型、脾腎陽虛型、氣血虧虛型。體質不同者,誘發經前綜合症的成因及表徵皆異,因此中醫為患者提供預防及治療經前綜合症的方案時,也會稍有不同,但大原則上都離不開「疏肝解鬱」、「滋陰清熱」、「活血養血」、「溫腎健脾」等方法。
肝鬱氣滯型:患者素來緊張焦慮,經前焦躁易怒情況加劇,且經常食慾不振。宜處方疏肝解鬱中藥,如消遙散作內服之用;或以針灸治療,於太衝、內關、足三里等重點穴位施針。
肝腎陰虛型:患者素來肝腎陰液不足,經前易煩熱,手足也易熱。需處方滋養肝腎的中藥,如知柏地黃丸,或在丸谿、照海、三陰交等穴位施針。
氣滯血瘀型:患者不論經前經後皆易頭痛、腹痛、經行不暢,且易口乾。治法需理氣行滯、活血養血,平日可多飲用柴胡合桃紅棗四物湯,及在章門、中都、太衝等穴位施針。
脾腎陽虛型:患者行經前,行經期間,經期後都易四肢浮腫、全身緊繃、大便溏薄。可處方濟生腎氣丸及有助溫腎化氣、健脾行水的中藥,並在錢孫、血海、復溜、陰谷等穴位作針灸治療。
氣血虧虛型:經血量或多或少,且經前易疲倦、腹瀉等。宜服用補中益氣湯或六君子湯作治療,或在合谷、足三里、三陰交、內關等穴位施針治療。
除了中醫治療,女士們也可以透過日常生活,在生理和心理兩方面作出努力,來預防及治療經前綜合症。生理上,適量的運動鍛煉,包括有氧及拉伸運動,可使氣血運行流暢,肌肉得以放鬆,運動時會分泌多巴胺,可使心情舒暢,有助減少出現經前綜合症;規律的作息和安穩的睡眠,以及適當地減壓也是必須的,女士可多進行冥想、瑜伽、八段錦等使身心放鬆的活動,既可緩解情緒,又可減輕經前綜合症的出現。
要減輕經前綜合症,經期前後的飲食要注意甚麼?
透過飲食也同樣可以幫助預防各種經前綜合症症狀出現,包括減少攝取咖啡因、糖,因其可使精神緊張,加重經前綜合症;患者宜補充維他命B、礦物質如鈣、鎂,多進食糙米、全麥食品、核桃,芝麻、香蕉等。
另外,經前應保持飲食清淡,避免辛辣燥熱之品,因其易上火及影響消化功能,使體內處於容易發炎的狀態,在月經來潮時更容易伴隨睡眠障礙及情緒較差等問題。同樣,中醫認為熱迫血行,辛辣燥熱之品可使血液流動更快,故在經期更容易出現經量過多的問題。
生冷食物也需要在經前禁食,因生冷之品可引起血管收縮及損傷脾胃,容易影響脾胃消化運作,使身體生寒生濕,脾胃虛弱則可生百病。中醫認為寒主收引,生冷食物引起血管收縮後容易使經血排出不暢,不通則痛,從而產生經痛,故減少進食生冷食物可助舒緩經痛。
經後應適量進補,因經後女性陰血虧虛,容易疲勞,故可適量補充蛋白質及少量的鉀、鈉、鈣等營養元素,多食雞肉、牛奶、魚類及綠色蔬菜等。另外,為了預備下次月經正常到來,在經後也需要補充適當的鐵質,可選擇紅肉、大棗、龍眼肉等,以補足在經期失去的血液及修復子宮內膜。
經期後可服用哪些中藥作調理?
經期後的調理其實十分重要,因月經過後女性陰血虧虛,需要適時補充營養,使體內的陰血充盈,為下次的月經做好準備,如此才得以每月正常來潮。
在中藥方面,可在經後服用滋陰補血中藥,如熟地黃、當歸、阿膠、紅棗等,補充身體在經期間流失的血液。除了滋陰補血外,中醫認為補氣亦能生血,故可服用補氣中藥,如黃耆、太子參等。
常見問題
經前綜合症會持續多久?
經前綜合症一般會在月經來潮後的2-3天大大減輕。但醫學研究顯示,也有大約10%的女性,經前綜合症的症狀略為嚴重,持續日數也較長,這類情況就應透過醫生介入處理!
經前易躁易抑鬱,除了服用中藥或針灸,有其他舒緩方法嗎?
雖然經前女性情緒易抑鬱,但這並不是抑鬱症的表現,要舒緩情緒,不一定要服藥,也可以多做運動,包括緩步跑、健康舞、行樓梯、太極等帶氧運動,及瑜伽、拉筋等伸展運動,從而舒緩經前的情志抑鬱及焦躁問題。
以上文章由 洪慧雯 註冊中醫師 撰寫
德善堂中醫